昆明一地调整为中风险地区(昆明算中风险地区嘛)
14
2025-03-12
在山西探寻千年古建筑,在新疆聆听巴扬琴音 ,或是直达东北共赴一场冰雪之约……如今的文旅,早已不再局限于传统的观光游览,而是变得更加丰富多元 。
敏锐捕捉流量机遇 、精细打磨服务品质、深度挖掘属地特色 ,到底什么才是本地文旅业从“破圈”进阶到“长红 ”的关键?在今年全国两会上,代表委员们带来许多新想法、新思路。
热门IP带来流量赋能
这一成绩,既得益于节假日带来的消费热潮 ,也离不开热门IP带来的流量赋能。
全国人大代表 、新疆伊犁文化旅游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孔菲菲告诉记者:“一首歌曲《苹果香》带火了伊犁的雪山草原与民俗风情,而歌声里的六星街就是我从小长大的地方 。我能清晰感受到游客的热情,尤其是旅游旺季 ,连小吃店外都排起了长长的队伍。”
“游戏与文旅的联动,让古老文化遗产重焕生机。”全国人大代表、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对国内首款3A游戏《黑神话:悟空》印象深刻,“它不仅引爆了游戏界,还以其高度还原的古建筑场景带火山西省内27个取景地 。”
去年入冬后 ,同样以冰雪为特色的同江市,也趁着“冰雪热 ”走出了一条区别于哈尔滨的文旅发展之路。全国人大代表、黑龙江省同江市电子商务发展中心主任刘蕾表示,作为赫哲族的全国人大代表 ,自己深刻地感受到,赫哲族文化在自己家乡文旅融合中绽放出新光彩,“赫哲族文化特色为同江冰雪旅游增添独特魅力 ,也为文旅破圈提供新思路。”
从“流量”到“留量 ”
如何将泼天“流量”转化为“留量”,既是文旅行业关心的话题,也是今年全国两会代表委员们热议的焦点。
“为了接住这波流量 ,伊犁不仅积极完善了游览设施 、丰富了旅游业态,还推出创意十足、吸引力强的文旅产品 。 ”孔菲菲表示,“我们开通了喀拉峻景区自驾线路、设置停靠点与环保厕所 ,增加了骑马、射箭 、手工制作等互动项目。只有满足游客多样化需求,才能提升旅行体验。”
一个地方文旅的成功,既离不开热点的加持,更离不开内容深挖与服务升级 。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地方美食 ,从赛事活动到影视IP,每一个地方文旅破圈背后,都是文化与市场的深度结合。
传统滑雪、冬捕冬钓、雪地民居……刘蕾告诉记者:“同江市将赫哲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转化为深度体验 ,让赫哲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冰雪中展现新活力。下一步,同江市还将打造冰上伊玛堪艺术展演 、鱼皮画冰雪主题创作等特色项目,建设赫哲冬捕文化体验区 ,让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冰雪世界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。”
文旅产业正加速构建可持续生态
眼下,国内许多城市正从“被动迎接流量 ”到“主动培育需求”。
“文旅服务的提升,应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与游客需求变化 ,及时调整文旅产品策略与方向。”孔菲菲告诉记者,“完善旅游基础设施也至关重要 。建设自驾游配套的停车场、休息点,以及特色住宿、餐饮场所 ,为游客提供便捷 、舒适的服务。 ”
除了加强基础设施建设,提升文旅优质服务还需要重视文化领域的基础研究。“只有深入研究,才能更好地阐释文化内涵,让游客感受其魅力 。这些方面跟上了 ,自然就能将流量转化为稳定的客流量。”杭侃在接受采访时表示,“以当地特色文化和资源禀赋为依托,在文化内涵挖掘等方面筑牢根基 ,打造全方位、高品质的文旅体验,让游客乘兴而来、满意而归。”
采访中,每一位代表 、委员提及自己的家乡都洋溢着自豪感 ,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家乡被看到、被了解、被热爱。有这样的热爱与坚持,各地文旅产业将不断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,一步一个脚印地迈向更高质量发展阶段 。
监制:张雷赵净
记者:郭佳丽王晶
编辑:吴海波
剪辑:尚天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