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兰州疫情最新动态,兰州疫情最新动态数据】
11
2025-03-16
冬春交替 ,上海气温骤升骤降,气温变化导致机体血管收缩,加剧了脑出血等疾病的风险,高血压 、心脏病等患者此时应更注意防范脑出血。那么 ,如何正确认识脑出血、发生脑出血时应该如何处理?如何科学预防脑出血的“偷袭 ”?
脑出血也称脑溢血,是一种由于脑内血管破裂,血液渗入脑组织而引发的急性疾病 。与其他类型的脑卒中(中风)相比 ,脑出血的死亡率和致残率更高,急性期病死率可达30%~40%,发病速度快、后果严重 ,且患者常常遗留认知 、语言、运动及吞咽等障碍,因此对其早期识别和及时抢救至关重要。
高度警惕哪些身体信号?
脑出血和脑梗死,虽然都是脑中风的类型 ,但它们就像两种不同的“灾难”,前者是突如其来的“暴风雨”,后者则像是缓慢积压的“洪水 ”。从短期来看 ,脑出血的急性危险性和致死性更高,但从长期恢复的角度,脑梗死也同样可怕 。正确识别脑出血的症状,对于及时救治尤为关键。
突发剧烈头痛:最显著的症状之一是突发剧烈头痛 ,往往伴随恶心、呕吐,且用常规的止痛药物无法缓解。
语言与运动障碍:患者可能会出现说话不清 、吐词困难或无法理解他人言语 。
视觉问题:血液渗入脑内可能压迫视中枢或破坏眼底血管,导致暂时性或持续性的视力障碍。
喷射性呕吐:尤其是伴随剧烈头痛时的“喷射性呕吐” ,往往无法通过呕吐来缓解。
一侧身体麻木或偏瘫:面部和肢体一侧可能会突然麻木或无力,手部无法握物,嘴角歪斜 ,流口水等症状都需要重视 。
其他表现:除了上述症状外,脑出血患者可能还会出现耳鸣、难以站立或走路、情绪不稳定 、突发性意识障碍等情况。
如何降低脑出血的风险?
不能让血管“受凉”。为了避免血管因寒冷而“受伤 ”,最简单的方法就是保持温暖 。外出时增添衣物 ,戴上手套、围巾和帽子,避免气温骤降对身体的冲击。
不能让血压乱“跳”。高血压是脑出血的头号“元凶”,尤其在寒冷的冬季 ,血压更容易波动。除了按时吃药,还需要定期监测血压 。此外,低盐饮食、适量运动 、规律作息这些健康的生活习惯,都可以帮助控制血压。
不能让怒火“燃烧”。情绪激动是脑出血的另一大诱因 。当我们生气时 ,心跳加速、血压升高,这些对血管无疑是负担。在寒冷的环境中,再加上情绪的波动 ,很可能会引发脑出血。平时可以做一些舒缓的活动 。比如,散步、冥想、做瑜伽,甚至听自己喜欢的音乐 ,这些都能帮助缓解压力,稳定情绪。
不能让懒惰“缠身 ”。缺乏运动不仅会导致体重增加,还会使血液循环变慢 ,进一步增加血栓形成的风险,最终可能导致脑出血 。每天30分钟的轻度运动,像散步 、太极拳、瑜伽这样的低强度活动 ,都能有效促进血液循环,改善心血管健康,降低脑出血的风险。
脑出血的高危诱因有哪些?
高血压:高血压会使脑血管承受过大的压力,导致血管壁受损、变薄或硬化。当血压突然升高时 ,血管可能无法承受压力,发生破裂,进而引发脑出血 。
动脉硬化:随着年龄的增长 ,动脉会逐渐发生硬化,血管壁的弹性和强度下降。这使得血管更容易在外部压力下破裂。高脂血症 、糖尿病、长期吸烟等因素可加速动脉硬化过程,进一步增加脑出血的风险。
动脉瘤:动脉瘤是血管壁的局部膨胀 ,血管壁变得越来越薄,最终可能发生破裂,导致脑出血 。动脉瘤的发生可能与遗传因素、吸烟和过度饮酒等因素有关。
不健康的生活方式:饮酒会导致血压升高并影响血液的凝固机制 ,容易引发脑血流加速和血管破裂;吸烟则加剧动脉硬化,降低血管弹性,增加出血的风险。
药物使用:抗凝药物和抗血小板药物可能增加脑出血的风险 。例如 ,华法林 、阿司匹林等药物会降低血液凝固能力,若受到外力伤害或血压波动过大,容易引发脑出血。
情绪和压力:情绪激动、愤怒或长期精神压力过大,都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 ,使血压急剧升高,导致血管破裂,尤其伴有高血压或动脉硬化的人群。
气候变化:脑出血的发生也与气候变化密切相关 ,尤其是在寒冷的冬季或气温剧烈波动时 。寒冷天气会促使血管收缩,血压升高,从而增加脑血管破裂的风险。
如何管理和预防脑出血?
控制血压:定期监测血压并遵循医嘱服用降压药物 ,能有效降低脑出血的风险。高血压患者应避免过度劳累、情绪波动以及摄入过多的盐分
健康的生活方式:减少摄入高脂肪 、高胆固醇的食物,增加蔬菜、水果、全谷物和富含蛋白质食物的摄入 。适度的运动有助于增强心血管健康 、降低血压,并改善整体身体素质。吸烟和过度饮酒都会导致血管损伤 ,增加血压,从而提高脑出血的风险。因此,戒烟限酒是预防脑出血的关键措施 。
防止头部外伤:老年人尤其应注意防滑 ,安装扶手、使用助行器等设备,以降低跌倒的风险。此外,从事高风险活动(如骑行、运动等)时,佩戴合适的防护装备 ,如头盔,减少头部受伤的风险。
合理用药:某些药物可能对血管造成不良影响,增加脑出血的风险。因此 ,务必在医生指导下服药 。
定期体检:对于中老年人或有脑血管病家族史的人群,定期的血压、血糖和血脂检查至关重要。如果出现不适,应及时就医 ,采取相应的预防或治疗措施。
脑出血后,如何进行院前急救?
首先,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,告知接警员患者的症状和所在位置,并简要描述其病情,以便急救人员做好相应准备 。在等待急救人员到达的过程中 ,保持电话畅通,以便后续沟通。
其次,保持患者平卧并保持冷静,避免任何剧烈活动或过度紧张。若患者有可能继续出血 ,建议将其头部略微抬高,这有助于减轻脑水肿和降低颅内压 。同时,避免任何剧烈晃动 ,以防止加重病情。
第三,保持呼吸道畅通,患者可能因昏迷或呕吐而导致呼吸道阻塞 ,因此需要时刻保持其呼吸道通畅。将患者头部偏向一侧,帮助其排除口腔内的呕吐物或分泌物,避免误吸引发窒息 。如果患者出现舌根下坠 ,可轻轻将舌头拉出,确保气道不受阻碍。
第四,尽量避免自行移动患者 ,错误地搬动可能会加重脑损伤。如果必须移动,应尽量小心,保持患者的头部稳定,确保头部和躯体处于水平位置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