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为何感染人数持续增加?上海回应,上海为什么新冠状病毒人数仍有增加】

泛舟开发 3 2025-04-07 07:18:05

上海艾滋病疫情上升性感染达7成

记者从29日召开的2010年上海市预防艾滋病工作委员会会议上获悉 ,上海报告艾滋病疫情呈现上升趋势,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中通过性传播途径感染的比例占到71.6%。

近日,记者从广东省政协获悉 ,广东省政协委员柏志全提交提案,调查中提到有调查显示,7%男性大学生有过男男性行为值得注意 ,在校大学生受HIV感染的威胁越来越大,艾滋病正逐渐向被视为净土的大学校园侵蚀,男性同性恋中大学生的比例也逐渐增加 。

上海: 总数30859例 ,2023年下降19% ,性传播占比显著,同性传播占58%。吉林: 2021年底数据为1万例,98%的病例由性传播引发。黑龙江: 16026例 ,99%经性传播,其中同性传播占比78% 。尽管整体上,我国的艾滋病疫情保持低流行水平 ,但各地区间的传播模式各异,同性传播在部分省份占据主导。

福建: 2022年累计25157例,性传播占比95% ,老年病例上升。江西: 2402例新报告,老年感染者占比66%,男男同性传播构成上升 。山东: 现存活24079例 ,性传播占97%,同性传播上升。河南: 73965例感染者,新报告3771例 ,男男同性传播增多 ,各年龄段均有病例。

重庆2023年1-10月新报告艾滋病感染者和病人7154例,新报告死亡2729例 。现存活病例数超过2000例的区县有14个 。疫情呈缓慢上升趋势,总体处于低流行水平。陕西2022年10月31日报告现存活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和艾滋病病人21474例 ,疫情继续维持低流行水平,性传播为主要传播途径。

我国艾滋病新发感染病例中,通过性接触传播感染人数占总人数的比例已经达到90%以上 ,并且还在连年上升之中,不洁的性行为已经成为艾滋病传播和感染的主要途径 。与确诊的艾滋病感染者发生无保护的性行为,如男方健康 ,单次被感染率是0.04%,如女方健康单次被感染率是0.08%。

专家陈尔真表示上海本轮疫情规模比武汉还要大,专家为何这么说?

这是关于上海地区的新冠疫情的专家意见,专家表示上海地区的疫情规模比武汉都要大。虽然上海地区的确诊病例并不多 ,在上海地区的无症状感染者的数量非常多,这会进一步导致上海地区的新冠疫情蔓延下去 。

专家称上海这次疫情规模比武汉大,主要是根据这两个地方疫情的对比 ,武汉当年的疫情虽然确诊的人数比较多 ,死亡几率比较大,但是传播的力度并没有如此的明显。上海这一次的疫情很明显,规模要比武汉大 ,每天确诊的人数都在翻倍的上升,不过好在基本都是无症状感染现象,出现重症的人群相对比较少。

现在的疫情情况非常的严重 ,每天都有大量的新增确诊病例,而且有非常非常多的无症状感染者,动不动就是几千或者是上万 ,这样的一个规模真的是非常的庞大,比疫情最开始爆发的都多 。虽然说无症状感染者的症状要比之前的一些病例要轻一点点,但是依然是不可以忽略的 ,一定是要重视的。

中国医学科学院病原生物学研究所的专家表示:从理论上讲,“奥密克戎 ”变异毒株的相关突变对小分子药物的影响不大,但具体是否会产生影响以及产生何种影响还需要进一步研究确认。“奥密克戎”变异毒株对现有新冠疫苗免疫逃逸的能力 ,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。

事实上 ,相比之下,中国的防控措施就非常到位,现在基本上不存在大规模爆发新冠疫情的可能性 ,从这里就可以看出,中国国家制度的优越性,相较之下 ,美国 、英国这类国家自诩为发达国家,但是在疫情的防控上根本不到位,说他们是发达国家 ,也实在是有些让人汗颜。

据报道上海新增本土感染者超两万例,当地疫情为何还在激增?

1、上海的疫情还在激增主要有三个原因。密克戎变异株是新冠肺炎病毒的变异,它的毒性虽然没有新冠肺炎病毒刚开始那么强,可是它的传染性更强 ,传播范围更广,潜伏期比较短 。尤其是这种病毒在刚开始的时候并没有什么症状,因此它的传播隐匿性非常强 ,这就会很容易出现聚集性暴发 ,同时也容易造成病毒大范围扩散 。

2、无症状感染者数量持续增加:上海市自4月1号起进行了多轮的全员核酸抗原筛查,数据显示,4月2号无症状感染者为7789例 ,4月3号8585例,4月4号13088例,4月5号16769例 ,4月6号19661例。通过数据可以得知,经过多轮筛查发现了大量的无症状感染者,而且数据还在持续增加 ,没有拐头向下的趋势。

3 、首先来看看吉林省疫情最新数据,3月24日0-24时,全省新增本地确诊病例1110例 。吉林省近期疫情形势严峻 ,本土阳性感染者已超两万例。目前在吉林省传播的主要是奥密克戎毒株BA.2亚型,其传染性更强、传播更快、更具有隐匿性,但从全省的病例来看 ,以轻型为主。

上一篇:【大连已有2个高风险地区,大连现在有几个中高风险区】
下一篇:辽宁新增3例本土无症状/辽宁新增本土无症状2例
相关文章