31省区市新增5例本土确诊(31省区市新增确诊3例 本土1例)
12
2025-03-08
长江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 ,也是中华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,要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,共抓大保护 ,不搞大开发 。
牢记嘱托,承载重任。近年来,长江干流沿线11省(自治区、直辖市)扎实推进生态环境保护修复 ,不断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。
今天的长江,宛如一座巨大的生命宝库,孕育着数不清的珍稀动植物精灵 。
青海藏羚羊:守护长江“第一滴水”
青海可可西里的藏羚羊,生活在长江源头。近年来 ,为守护长江“第一滴水 ”,青海实施了一系列生态修复工程,如在长江源区的黑土滩治理项目中 ,已累计治理黑土滩超500万亩。通过种草、围栏封育等措施,让原本退化的草地重焕生机,植被覆盖率大幅提高 ,水源涵养能力增强。人们还在水源地周边设立了多个水质监测站,24小时不间断监测,确保水质常年保持在优良水平 。
西藏野牦牛:红线制度筑起坚固生态屏障
野牦牛生活在西藏的高山草甸间。在长江流域的西藏段 ,超过30%的区域被划定为生态保护红线范围,涵盖野牦牛的主要栖息地。同时,西藏持续打击非法采矿行为 ,有效遏制了对长江上游生态的破坏 。通过加强对森林 、草原的保护,提高了植被覆盖率,为长江上游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生态屏障。
四川大熊猫:森林已成巨大“绿色水库”
国宝大熊猫所在的四川省内,96.6%的水系汇于长江 ,保护母亲河责任重大。四川关停了长江流域内不符合环保标准的工业企业超2000家,新建和升级了500余座污水处理厂,城市生活污水集中处理率达到98%以上 。在生态修复上 ,近5年累计造林面积达1000万亩以上,森林覆盖率不断提高。这些森林如同巨大的“绿色水库”,为长江涵养水源 ,大熊猫也因此生活得更惬意。
云南滇金丝猴:把长江大保护摆在压倒性的位置
滇金丝猴,生活在滇西北和藏东南一带的高寒原始森林中 。云南云南地处长江上游,始终把长江大保护摆在压倒性的位置 ,坚持共抓大保护、不搞大开发,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,积极推动长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。
重庆小灵猫:加快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
小灵猫所生活的重庆 ,位于长江上游、三峡库区腹心区域,野生动植物资源富集。近年来,重庆加快筑牢长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和建成山清水秀美丽之地 。深化建设自然保护地管理体系,统筹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 ,大力实施生态系统保护修复工程,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及其栖息地保护取得积极成效。截至目前,包括我们小灵猫在内 ,重庆市域分布国家重点保护陆生野生动物112种。
湖北江豚:江湖安澜 、碧水东流、净水北送
长江精灵、微笑天使——江豚,生活在湖北段的长江水域。湖北省是长江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地和国家重要生态屏障 。保护长江,湖北省责任重大。近年来 ,湖北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,深入推进长江高水平保护十大提质增效行动,统筹推动长江经济带高质量发展重点工作 ,确保江湖安澜 、碧水东流、净水北送。2024年,湖北省长江干流、汉江干流水质稳定为优,丹江口水库连续10年保持在Ⅱ类及以上;国控断面水质优良比例95.8% ,同比上升2.6个百分点,达到“十四五 ”以来最好水平;长江流域横向生态保护补偿工作在全国处于领先水平 。
湖南猕猴:1500万亩天然林得到全面保护
活泼的猕猴,生活在湖南的山林里。湖南加大对长江流域生态保护力度,一方面加强森林资源保护 ,实施了天然林保护工程,对长江流域内1500万亩天然林进行全面保护,严厉打击非法采伐行为。另一方面 ,建设了一批污水处理设施,改善了周边水环境 。此外,湖南还开展了丰富多样的环保宣传活动 ,如环保知识进校园 、进社区等活动超5000场次,提高了公众的环保意识。
江西白鹤:候鸟栖息环境更优质
每年,大批的白鹤都会来到江西的鄱阳湖栖息 ,鄱阳湖白鹤占全球总数的98%。近年来,江西在鄱阳湖及长江江西段大力开展湿地保护和修复工程 。通过退田还湖,已恢复湿地面积达100万亩以上 ,实施湿地生态补水工程,保障湿地水位稳定。为保障白鹤等候鸟北迁安全,当地还通过巡护排查、伤鸟救治、智慧监测等一系列举措,为候鸟提供优质的栖息环境和安全的迁飞通道。
安徽扬子鳄:古老血脉正在续写新篇
安徽的长江流域 ,生活着古老的扬子鳄 。近年来,安徽对扬子鳄的栖息地进行重点保护,不仅划定了保护区 ,还在保护区内清理河道,种植水生植物,改善水质。同时 ,加强了对长江水污染的治理,严格监管工业企业的污水排放。如今,随着栖息地环境越来越好 ,扬子鳄这一延续2000万年的古老血脉正在续写新篇。
江苏银杏树:产业绿色转型推动水质治理
古老的银杏树,扎根在江苏的长江边 。近年来,江苏开推动产业绿色转型 ,高污染的工厂被关闭或者改造,建设了总长超1000公里的生态廊道,廊道内种植了大量的本土植物,为众多生物提供了栖息和迁徙通道。在水质治理上 ,推动产业绿色转型,淘汰了一大批高污染 、高能耗企业,对长江江苏段的水质进行严格监测 ,确保水质稳定达标。这些举措让长江两岸生态环境越来越好,银杏树也在这片土地上茁壮成长,见证着长江的变化 。
上海震旦鸦雀:筑牢长江门户生态屏障
震旦鸦雀在上海的栖息地 ,是崇明岛东滩鸟类国家级自然保护区。自2013年东滩生态修复项目正式启动以来,这里累计记录到的鸟类达300余种,每年在这里栖息或过境的候鸟超过100万只次。近年来 ,上海市政府深入贯彻绿色发展理念,筑牢长江门户生态屏障,将崇明岛定位为“世界级生态岛” ,致力于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典范 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