黑龙江新增36例本土无症状/黑龙江新增本土无症状2例
16
2025-03-09
中新网北京3月8日电(记者刘军)3月7日下午 ,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界别举行小组会议,如何提升居家养老质量 、让养老变“享老 ”成为会上的热点话题 。
统计数据显示,我国90%左右老年人居家养老 ,养老不离家也是很多老人的愿望。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指出,推进社区支持的居家养老。全国政协委员、重庆市涪陵区委书记黎勇建议,推行物业加养老服务模式 ,制定全国统一的物业加养老服务标准,明确服务内容、设施配置及人员资质要求,制定有偿养老服务清单 ,涵盖助餐 、助浴、助洁、助行 、助医、助急等,提高物业企业和从业人员收入的同时,降低养老成本 。他同时提出 ,要推进居家适老化改造和家庭养老床位的建设,并探索把智能养老设施纳入以旧换新政策的补贴范围,让智能设备普惠普及。
全国政协委员、南京联创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孙力斌以苏州“苏颐养”项目为例,探讨科技赋能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。由苏州市民政局和苏州市民卡有限公司联手打造的社区服务品牌“苏颐养1号店” ,集纳养老服务机构 、连锁药店、超市便利店、理发美容店、上门助浴店 、餐饮店等,老人只需拨打养老服务热线,足不出户就能享受上门理发、修脚、助浴等服务 。
全国政协委员 、中国福利会副主席张晓敏提出 ,探索形成提升家庭照护能力的培训课程资源,为居家照护人员提供足够的技能支撑。推动专业养老机构联合社区物业等组织,为居家高龄老人、失智失能老人的家庭照护提供专业课程培训 ,包括一般照护技能、辅具选择使用和药物使用等,增强家庭照护能力,缓解居家照护压力。
全国政协委员 、吉林省公益慈善基金会会长刘启芳的关注点在农村高龄老人 。围绕发挥社会组织作用 ,为农村高龄老人提供养老服务。她提出多项建议:支持社会组织与乡镇卫生院共建流动护理站,提供上门诊疗慢性病管理服务,政府按服务量给予补贴;由村委会、社会组织、村民三级联动建设服务小组 ,如一名社工加5名低龄老人组成一个小组,每个小组负责10~15名高龄老人,每周上门服务2~3次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