【上海最新疫情今天,上海最新疫情发布】
16
2025-03-10
2025年全国两会期间 ,很多代表委员建言献策,为民企发声,其中就提到强化网络谣言治理。全国人大代表 、格力电器董事长董明珠表示,网络信息内容生态环境是社会生活和政府营商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,其健康程度直接影响社会的稳定与安全 。董明珠建议,强化网络谣言与网络暴力综合治理体系。
全国人大代表、湖南人和人律师事务所创始合伙人江帆称,民营企业在遭受网络暴力行为时 ,保护自身的手段比较单一。江帆建议加快推动出台高位阶专门立法,进一步构建完善多层次网络暴力治理法规制度体系 。
“当真相还在穿鞋,谣言已经走遍天下。 ”一段时间以来 ,民营企业遭遇网络谣言的侵害时有发生。近两年内,农夫山泉、理想汽车 、爱尔眼科等,都曾因一些恶搞或网络谣言 ,导致企业名誉受损,产品销量受到影响 。
爱尔眼科医院集团党委书记张跃文曾表示,网络暴力对企业品牌影响很大 ,一些侮辱、诽谤的内容破坏了医患信任,给医疗活动的正常开展造成了巨大的影响。虽然很多言论低级,只要稍微有些常识就能识破,但三人成虎 ,一旦舆论形成声势,就必须有制度保障才能制止网暴舆情。
治理涉企网络谣言并不陌生,但却一直无法根治 ,2025年依然是整治重点 。2月份,中央网信办发布2025年“清朗”系列专项行动整治重点,明确提到 ,整治涉企网络“黑嘴”,处置集纳负面信息,造谣抹黑企业和企业家 ,从事虚假不实测评,诋毁产品服务质量等问题,进一步优化营商网络环境。
究其原因 ,目前民营企业应对网络谣言的能力普遍不足,多数企业缺乏专业的舆情监测和危机处理团队,在谣言出现时反应迟缓,错失最佳处置时机。同时 ,企业也缺乏有效的法律维权手段,维权成本高、周期长 、效果差 。违法成本低、维权成本高、责任认定难,追责情形少是目前网络谣言的一些特点。
所以治理网络谣言要对症下药。正如全国两会期间部分代表委员提到的 ,完善法律法规体系是当务之急。通过构建系统化的网络谣言治理体系,切实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,才能激发市场主体活力 ,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。
目前一些知名网络平台已经成为舆论场的主要阵地,平台治理是其中重要一环。2023年8月,中央网信办印发《网站平台受理处置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工作规范》 ,明确网站平台应当重点受理处置混淆企业主体身份的仿冒性信息 、不符合企业客观实际的谣言性信息、侵害企业家个人隐私的泄密性信息等6类涉企网络侵权信息举报。
治理网络谣言还要打持久战,露头就打,久久为功 。2024年4月 ,中央网信办召开涉企网络侵权举报工作座谈会,会议强调,要持续加强对涉企网络侵权信息的跟踪研究,深入分析特点成因 ,着力解决难点问题,不断提高涉企网络侵权举报工作能力水平。